北京再现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挑战与应对
13
2025-07-23
2021年,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进,中国内地也展开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工作,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接种服务,还吸引了众多港澳台同胞及外籍人士前来接种,不少香港人选择北上北京接种疫苗,这一现象背后既有政策便利的推动,也体现了内地与香港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
为保障港澳同胞的健康权益,中国政府明确规定,在内地工作、生活的香港居民可凭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内地医保参保凭证免费接种疫苗,对于短期停留的香港人,也可通过预约在指定接种点自费接种,北京市多个接种点还特别设置了“港澳台及外籍人士通道”,提供中英文双语服务,确保流程顺畅。
香港人陈先生在北京从事金融行业,他分享道:“预约过程很简单,通过‘健康宝’小程序就能完成,接种点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还特意用粤语跟我确认信息,感觉很贴心。”这种细致的服务让许多香港人感受到内地的温暖。
位于朝阳区的某接种点,香港人王先生带着父母一同前来,他提到:“父母年纪大了,在香港排队不方便,北京这里环境宽敞,还有志愿者帮忙填表,老人家很满意。”接种后,他们还在观察区收到了温馨提示卡,注明注意事项和紧急联系方式。
一些香港学生也分享了经历,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李同学说:“学校统一组织接种,辅导员全程陪同,完全不用担心语言或流程问题。”这种集体安排进一步降低了港澳学生的顾虑。
香港人在北京打疫苗的过程,不仅是医疗行为,更是一次生动的文化交流,许多接种点通过张贴繁体字指引、播放粤语广播等方式,体现对港澳同胞的尊重,而香港人也借此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内地的公共服务体系。
从事文化行业的黄女士感慨:“以前对内地有些刻板印象,但这次经历让我看到北京的高效与包容,接种后我还去逛了胡同,感觉两地其实比想象中更亲近。”
随着内地与香港恢复全面通关,这样的互动将更加频繁,疫苗接种只是起点,未来在医疗合作、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等方面,两地仍有广阔空间,香港的国际化医疗经验与内地的规模化防控能力互补,可共同提升应对突发疫情的韧性。
香港人在北京接种新冠疫苗的故事,是“一国两制”下民生协作的生动写照,从政策便利到人性化服务,从个体选择到群体共鸣,这一过程不仅保障了健康,更深化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或许,当针头轻轻刺入手臂的那一刻,流淌的不只是疫苗,还有血浓于水的情谊。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