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机制: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
郑州大学将疫情防控纳入校园治理核心环节,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确保责任到人、覆盖全员。
- 联防联控机制:与属地疾控中心、医院建立联动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校医院设立24小时发热门诊,确保早发现、早报告。
- 数据赋能:依托“智慧校园”系统,开发健康打卡、行程追踪等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动态调整防控措施。
- 预案演练:定期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提升突发疫情处置能力,2023年累计组织演练20余场,参与师生超万人次。
精准施策:日常防控不松懈
- 出入管理:实行“人脸识别+健康码”双验证,校外人员入校需提前报备,严控输入风险。
- 环境消杀:对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区域每日3次消毒,重点区域如快递站增设紫外线消杀设备。
- 健康监测:师生每日体温上报率达99%,对重点人群(如后勤人员)实行每周核酸抽检。
- 教学保障:线上线下融合授课,2023年春季学期开设线上课程1200余门,确保“停课不停学”。
应急响应:快速处置突发情况
2022年11月,郑州大学在面临本土疫情冲击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 48小时内完成全员核酸筛查,调动校内志愿者500余人协助检测;
- 隔离区“一人一策”,为密接学生提供送餐、心理辅导等个性化服务;
- 物资储备充足,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可满足3个月用量。
此次事件中,校园零扩散、零重症,获河南省教育厅通报表扬。
以人为本:彰显校园温度
郑州大学在严格防控的同时,注重师生心理与生活需求:
- 心理疏导: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2023年累计服务师生2000余人次。
- 后勤保障:食堂推出“暖心套餐”,补贴隔离学生餐费;设立“爱心快递站”,代取校外包裹。
- 文化活动:通过线上讲座、户外运动会等形式缓解压力,如“春日健步走”活动参与人数破万。
常态化与长效化结合
郑州大学将继续优化防控策略:

- 科技驱动:研发校园疫情预警模型,提升预测能力;
- 健康教育:将防疫知识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培养健康习惯;
- 国际合作:与海外高校共享防控经验,共建安全学术交流环境。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郑州大学以制度为基、以师生为本、以创新为翼,交出了一份兼具力度与温度的答卷,学校将继续筑牢安全防线,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保驾护航,书写新时代高校抗疫的典范篇章。
(全文共计1020字)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