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现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挑战与应对
12
2025-07-23
南京禄口机场暴发的新一轮新冠疫情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021年7月底,南京疫情已扩散至多个省份,导致多地采取紧急防控措施,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多,一些民众开始质疑:疫苗到底有没有用?尤其是在南京疫情中,部分感染者已经接种了疫苗,但仍然被感染,这一现象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甚至对疫苗的有效性产生怀疑,疫苗真的没用吗?我们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理性分析。
南京此轮疫情的源头是禄口机场的国际航班保洁人员,病毒基因测序显示为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德尔塔毒株是目前全球传播速度最快、传染性最强的变异毒株之一,其特点是:
这些特点使得南京疫情迅速扩散,并导致部分接种疫苗的人仍然被感染。
尽管南京疫情中出现了“突破性感染”(即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但这并不意味着疫苗无效,疫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国内外多项研究,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非常有效。
南京疫情中,虽然部分接种疫苗的人被感染,但绝大多数症状较轻,重症比例远低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
疫苗虽然不能100%防止感染,但可以显著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接种疫苗后,即使感染,病毒载量也会较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降低。
疫苗仍然是实现群体免疫的最有效手段,即使面对变异毒株,疫苗仍然能提供一定保护,减缓病毒传播速度,为疫情防控争取时间。
南京疫情中出现的“突破性感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面对南京疫情和德尔塔毒株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南京疫情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疫苗失效,相反,它提醒我们:疫苗仍然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武器,但不是唯一的防线,面对德尔塔毒株,我们需要“疫苗+防护”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疫苗的作用不是完全阻止感染,而是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为全社会筑起免疫屏障。疫苗并非“没用”,而是我们抗击疫情的“关键武器”之一,只有科学防控,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