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疫情再起,疫苗真的没用吗?

admin 12 2025-07-23 04:39:33

南京禄口机场暴发的新一轮新冠疫情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021年7月底,南京疫情已扩散至多个省份,导致多地采取紧急防控措施,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多,一些民众开始质疑:疫苗到底有没有用?尤其是在南京疫情中,部分感染者已经接种了疫苗,但仍然被感染,这一现象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甚至对疫苗的有效性产生怀疑,疫苗真的没用吗?我们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理性分析。


南京疫情的特点

南京此轮疫情的源头是禄口机场的国际航班保洁人员,病毒基因测序显示为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德尔塔毒株是目前全球传播速度最快、传染性最强的变异毒株之一,其特点是:

  1. 传播力更强:德尔塔毒株的传播速度比原始毒株快50%以上,甚至在极短时间内就能造成大规模感染。
  2. 病毒载量更高:感染者体内的病毒量比普通毒株感染者高出1000倍,这意味着更容易传播给他人。
  3. 免疫逃逸能力增强:部分研究表明,德尔塔毒株可能对某些疫苗的保护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这些特点使得南京疫情迅速扩散,并导致部分接种疫苗的人仍然被感染。


疫苗真的没用吗?

尽管南京疫情中出现了“突破性感染”(即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但这并不意味着疫苗无效,疫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南京疫情再起,疫苗真的没用吗?

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根据国内外多项研究,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非常有效

  •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国产灭活疫苗对重症的保护率超过90%。
  • 英国公共卫生署(PHE)的研究表明,接种两剂疫苗后,对德尔塔毒株的重症防护率仍可达90%以上。

南京疫情中,虽然部分接种疫苗的人被感染,但绝大多数症状较轻,重症比例远低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

减少传播风险

疫苗虽然不能100%防止感染,但可以显著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接种疫苗后,即使感染,病毒载量也会较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降低。

南京疫情再起,疫苗真的没用吗?

群体免疫的关键

疫苗仍然是实现群体免疫的最有效手段,即使面对变异毒株,疫苗仍然能提供一定保护,减缓病毒传播速度,为疫情防控争取时间。


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还会感染?

南京疫情中出现的“突破性感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德尔塔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该变异毒株可能部分逃避疫苗诱导的抗体,导致保护效果有所下降。
  2. 个体免疫差异:不同人的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不同,部分人可能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
  3. 接种时间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会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尤其是接种较早的人群。
  4. 防护措施松懈:部分人接种疫苗后放松警惕,未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增加了感染风险。

如何应对南京疫情?

面对南京疫情和德尔塔毒株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南京疫情再起,疫苗真的没用吗?

  1. 继续推进疫苗接种:疫苗仍然是防控疫情的核心手段,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并关注加强针的研究进展。
  2. 加强个人防护:即使接种疫苗,仍需佩戴口罩、勤洗手、减少聚集。
  3. 提高检测和流调能力: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快速筛查,阻断传播链。
  4. 关注变异毒株研究:科学家需持续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优化疫苗研发策略。

南京疫情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疫苗失效,相反,它提醒我们:疫苗仍然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武器,但不是唯一的防线,面对德尔塔毒株,我们需要“疫苗+防护”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疫苗的作用不是完全阻止感染,而是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为全社会筑起免疫屏障。疫苗并非“没用”,而是我们抗击疫情的“关键武器”之一,只有科学防控,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上一篇:香港特区疫情最新数据与北京天气变化,双城动态观察
下一篇:香港疫情最新报告,防控措施升级与市民应对指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