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全指南,政策解读、接种点查询与注意事项
16
2025-07-18
2021年5月,广州暴发了一轮由德尔塔(Delta)变异株引发的新冠疫情,成为中国首场与德尔塔毒株的正面交锋,在这场疫情中,疫苗接种的效果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广州的疫苗接种率较高,但仍有部分接种者感染,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疫苗保护效力的讨论:疫苗是否依然有效?面对变异毒株,疫苗的保护作用如何?本文将通过广州疫情的数据和分析,探讨新冠疫苗的真实保护效果。
广州疫情始于2021年5月21日,首例病例为一名75岁老人,随后疫情迅速扩散,经基因测序确认,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是德尔塔变异株(B.1.617.2),该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
德尔塔毒株的特点包括: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成为观察疫苗保护效果的“天然实验室”。
截至2021年6月,广州市已完成超过1000万剂次疫苗接种,接种率位居全国前列,疫情中仍出现了接种疫苗后感染的案例,根据广州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疫苗无法完全阻断感染,但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疫苗的保护效果可以从三个层面评估:
德尔塔毒株的高传染性使得疫苗的防感染效果有所下降,研究显示,灭活疫苗对德尔塔的防感染有效率约为50%-60%,但仍远高于未接种者的感染风险。
广州疫情中,重症患者主要集中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群体,接种疫苗者即使感染,也极少发展为重症,这一现象与全球数据一致:疫苗对重症的保护率普遍在80%以上。
尽管接种者可能携带病毒,但疫苗能缩短排毒时间,降低传播概率,广州的流调显示,接种疫苗的密接者感染率低于未接种者。
广州疫情并非孤例,全球多国数据显示:
这些数据印证了疫苗的核心价值:即使无法完全阻止感染,也能大幅降低疫情对医疗系统的冲击。
广州疫情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经验: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